非晶合金课题组参加2024第五届非晶态物理与材料春季学术会议

4月12日-15日第五届非晶态物理与材料春季学术会议在江苏省溧阳市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顺利召开。大会由中国物理学会非晶态物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承办。大会围绕非晶态物理和材料的学术及产业前沿问题设立了三个分会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500余位非晶态物理和材料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其中我们深圳大学非晶合金课题组共计6名老师和6名学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1

大会于4月13日上午8:30在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国际交流中心正式开幕。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科学家工作室负责人曹乘榕主持开幕式。溧阳市副市长方学军,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卫华出席开幕式并致开幕词。溧阳市委常委、溧阳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朱威,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日平,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吕昭平等出席了开幕式。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汪卫华院士、燕山大学刘日平院士分别作了精彩的大会报告。

汪卫华院士的报告题目是《非晶合金应用的机遇与挑战》,重点围绕高频软磁、块体非晶(3C)、催化和焊接材料等方面介绍了非晶合金的新应用、新方向。汪卫华院士说,非晶/纳米晶是高频工况下综合性能最为有益的软磁材料,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在未来5-10年将催生数千亿元产业规模;块体非晶在折叠屏手机铰链、高端手表表壳、柔性齿轮、太空镜子上均有实际应用,应用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展;催化和焊接作为起步早、研究少的应用方向,未来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国内代表性的非晶/纳米晶企业自主创新,部分领域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由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刘日平院士的报告题目是《亚稳学术思路与新材料开发》,他说,近年来用亚稳材料的视角去重新思考传统材料的相关重要科学与技术问题正逐渐成为材料学科新的增长点。刘院士重点介绍了亚稳定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年来的工作成绩,先后介绍了田永君团队“纳米孪晶超硬金刚石的合成”、张福成团队“高速、重载铁路辙叉新材料及钢轨一体化新技术”以及自己团队“轻质(低密度)钢开发”等重大成果,这些成果具有非常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助力“中国制造”,有望打破国外在一些领域的垄断。

2

为期3天的学术会议中,清华大学姚可夫教授等170余位专家作了主题报告,华南理工大学左笛等近50位学者展示了科研成果海报,常州世竟液态金属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参展。

3

深圳大学非晶合金课题组积极参与了本次会议。在本次会议中,课题组马将老师介绍了液体环境下非晶合金超声振动焊接的工作,详细阐述了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引发了广大专家学者的研究兴趣;任帅老师对老化金属玻璃的超声振压诱导塑性回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阮文清老师分享了溶解制造多孔非晶合金及在电催化中的应用;张振轩老师展示了非晶合金高级氧化技术对水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控制;SAJAD SOHRABI老师报告了Engineering structure of bulk metallic glasses by ultrasonic vibrations的工作。李信博士汇报了金属玻璃超声波液下成形的工作;李路遥博士分享了超声振动下的非晶合金液体环境焊接的研究成果;张宇博士则探究了超快超声振动表面非晶化增强高熵合金机械性能;黄世科硕士报告了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宽温度范围的近零热膨胀复合材料的设计;黄金标硕士展示了基于镁基金属玻璃纳米线的微型光驱动机器人的研究;陈哲硕士汇报了超声振压诱导老化金属玻璃产生塑性和结构回春的工作。这些报告引起了现场专家学者的广泛兴趣,并积极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交流、线下探讨等。

会议于4月15号下午圆满闭幕。闭幕式现场气氛热烈,与会嘉宾就非晶态物理和材料的相关学术研究及产业发展各抒己见,并对未来的发展寄予了厚望,相约在下一次的非晶态物理与材料学术会议中再相聚。大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下了序幕。

4

会议介绍:

2024第五届非晶态物理和材料春季学术会议是继2018年安徽旌德会议、2019年深圳会议、2021年南京会议和2023年东莞会议后的第五届会议。本次会议旨在为非晶态物理和材料领域优秀学者和企业家提供深入的学术交流和产业合作的平台,推进产学研合作的贯通,促进学科与应用端、产业化的多元交叉融合,实现非晶态物理和材料学科跨越式发展。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也将持续助力非晶态物理和材料学科与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技创新,成为学术研究与产业转化之间的重要桥梁。

撰稿人:黄世科

2024年4月16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非晶合金成型课题组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mgforming.com/conference-activity/6497.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